十年之前
文章 ·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一向很活拨的老赵开始变得严肃,他开始喜欢给人们讲起他“年轻”的时候的故事,每当回忆起来他总是面带有些不符合他年龄的沧桑,现在正是开始正式进入夏季的季节,老赵所在的城中村,一到夏季停电就开始变得频繁,他喜欢约上我到村头的烧烤摊去吃夜宵,大概是因为只有我喜欢听他讲他的故事吧!
老赵其实并不老,20出头的年纪,由于年轻的时候比较叛逆不爱读书,所以出社会比较早,经历比较多再加上他家族遗传的少白头,所以经常自我调侃老了,老赵的称呼由此而来,老赵说他学生时代虽然不是风度偏偏的美男子,但是由于比较活拨开朗,在很多女生的印象中都不错,也有很多女生和他告白过,但他都没有停下脚步,他说还没有遇到那个让他心动的女生,每次说到这他总是会用过来人的语气劝我说,如果有喜欢你的,或者你喜欢的就赶紧不顾一切的去追吧,不要像我这样挑来挑去就剩下了自己。
老赵出生在一个海滨城市,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的年代,在这个不大而且在丛山峻岭之中的小镇上,从外面回来的人总会自带一种叫做“大城市”的光环,人都是有好奇心的,非常迫切的想了解外面的世界,想知道外面的天是不是一样的蓝,所以老赵的女人缘很好,老赵有一个“青梅竹马”的发小叫做夏云,两人年龄就相差了2个月,两家相距大概20米左右,老赵总是在家乡与客乡之间穿梭,大概是14-15岁这两年间才算真正在家呆过的日子,也是老赵真正体会到天真无邪的年纪,老赵说时间太久远了很多东西都已经不记得了,只记得那一年他们都在同一所小学(镇上只有一所小学),小学就在离家里不远的地方,她们一起上学、放学,有好玩的或者好看的总是会第一时间想到对方,看到她开心他也会跟着开心,看到他难过她也会跟着一整天心情都不好,他们如影随形。
有一年老赵喜欢上了一个隔壁村的女孩子,是他们班上的学习委员,叫做小雪,老赵很腼腆从来没有和人家说过一句话,上课的时候总是看着小雪发呆,村里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他的心思,大家都想帮他,然后干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,一来二去两人逐渐相熟。老赵狠狠的喝了一口酒,他说:“我感觉到她是喜欢我的,她在等我开口”。
直到老赵转学去了他出生的地方,他也没有开口说出那一句本该说的那一句,老赵回到了父母的身边,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里中,那时候还没有手机,只能用书信来保持联系,一个来回就是半个月,虽然每一次都要等很久,但等待的过程是无比喜悦的,每次老赵都要写两封信,一封寄给夏云,一封寄给小雪,那时候最大的一笔开销就是一张0.8元的邮票,随着时代的发展,大家都换了手机,最初它只能存储200条短信,里面装的满满的回忆,每当存满了,都要精挑细选的删掉自己,留住她的,当时真的好想要一个能存500条短信的手机,而如今,有了一个可以无限量存储短信的手机,但却再也找不到那个能和我聊200条短信的人...
随着慢慢长大,学业也慢慢加重,从最初的收到信之后就马上回复到,后来的慢慢断了联系。
初三那年老赵因为外地不能高考,所以最后还是转学回到了小镇上的中学,小雪在另一所学校,他没有再去见过她,他和夏云在一所学校,但是好像彼此间有了隔阂,彼此不能再影响彼此的情绪,初三的这一年中,他们之间说过的话少得非常可怜,相处的时间更少极少,夏云家依旧还是离老赵家20米,但是他们之间的心却仿佛隔着一片海,也许他在等她开口,她在等他开口,谁知道呢。
多年以后,老赵和夏云偶尔会在QQ上联系,但更像是例行问候。直到夏云传来的喜帖,大家才知道这一对青梅竹马并没有走到一起。
老赵用已经有些大了的舌头说到:“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,我并不后悔我当初做的所有决定也没有遗憾,只是有点可惜,可惜我没有把当初的书信保存下来,可惜的是当年我没有问她是不是在等我开口,我很感谢她陪伴我走过了我真正的青春”。
本文是第 2 篇故事,来自老赵。